蚊與孑孓
炎炎夏日 看到蚊子 人人喊打
有樹叢和草堆的地方 積水的容器 陰暗的角落.....蚊子不斷繁衍牠們的後代
快速且驚人
前兩天在路旁一個破損的花器中 因著連日的下雨 積水生蚊
而裡面幼蟲 、蛹聚集 數量之多 好驚人....
採了一隻孓孑一隻蛹為標本之後 就把水倒在乾燥的水泥地上 不到五分鐘全都被曬死了
我想不必用任何的殺蟲劑和化學藥物 這應是最環保也是最天然直接的處理方法
今天 我們就來近近地看一下蚊子吧~ 牠們到底有多可怕~
這是雄蚊 ↓
羽化後的雄蚊雖然長的威武 可是卻是植食性的
這是雌蚊 ↓
雌蚊為了要有足够的營養能產出下一代 就四處叮人囉~
看看牠肚子那包血 是竹子的呢~
吃的這麼飽 怪不得飛不動了
看看牠這張 搞不好還有腦充血的現象呢~ 呵呵~ 開開玩笑.....別當真~
一般我們在野外所看到的 除了植食性的搖蚊之外
最讓人困擾的就是這種小小黑色 腳又有白色斑紋的蚊子了
凡是喜歡到處去觀察生態的朋友 有時候就會叮的滿身包 大概就是牠們做的好事吧~
現在就來看看竹子所採樣的幼蟲和蛹.....
蚊子卵產出之後 經過一到三天 便孵化成幼蟲
我們所稱的孑孓便是蚊子的幼蟲
幼蟲從卵鞘底端鑽出 開始在水裡頭活躍起來
剛孵化的時候 身體呈半透明狀 牠們以水中的有機物為食
牠身子細長 頭部特別大 隨著生長 身體與頭部的比例隨之縮小
經過幾次蛻皮之後 完全成長的孑孓 身體可以長到頭部的20倍以上
在水中 牠們大多是頭部朝下 尾部向上地倒懸在水面下
孑孓運用牠身體的後半部 一左一右地來回扭轉 而使身體發生快速地運動
當牠們化蛹的時候 身體踡縮起來 是浮在水面上 呈靜止不動的狀態
可是當牠們受到驚擾 為了要隨時能逃避敵害 蚊子的蛹也是可以隨時任意靈活運動
蚊蛹利用有力的尾部和腹部急速翻滾運動 潛入水中 躲避敵害
當牠靜止不動時 牠又浮到水面上來
經過三到四天的蛹期 蛹突然地捲起的腹部 沿著水的表面 伸直開來
這時 蛹的胸部背面的中央處 由前而後裂開一條細縫
一隻新生的蚊子 開始逐漸脫離蛹皮
值得一提的是 雌蚊所生的同一批卵 最先羽化出來的 總是雄蚊
這種現象和寄生蜂倒是很像....
為了避免蚊蟲的孳生 請大家隨時注意室內室外是否有積水容器
一定要儘速的把裡面的水倒乾~
而且記得不要倒在水溝或水槽裡喔~ 而是倒在可以馬上乾燥的地面上
牠們會因缺水 在幾分鐘之內迅速死亡